2019-12-6 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签约国英国、法国、德国、中華人民共和国、俄罗斯、伊朗六国代表在奥地利维也纳会谈。与会各方表示应当执行、维护伊朗核协议。 伊朗, 俄罗斯, 德國, 法国, 英国
2013-08-4 由於受到恐怖行動威脅的影響,英國、法國和德國優先關閉其駐葉門大使館的運作。[http:--gb.cri.cn-42071-2013-08-05-6931s4207449.htm 國際在線]url=http:--gb.cri.cn-42071-2013-08-05-6931s4207449.htm 、[http:--www.bbc.co.uk-news-uk-23559031 BBC新聞]url=http:--www.bbc.co.uk-news-uk-23559031 德國, 法国, 英国
2012-10-21 市場觀察(MarketWatch)網站公布,全世界前10大黃金持有國家,其依序為:美國、德國、義大利、法國、中國、瑞士、俄羅斯、日本、荷蘭和印度。 中国, 俄罗斯, 德國, 法国, 美国
2009-09-8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09-2010全球竞争力报告》,瑞士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竞争力排行榜的前十名依次是瑞士、美国、新加坡、瑞典、丹麦、芬兰、德国、日本、加拿大和荷兰。金砖四国中,中国大陆从去年第30位升至第29位,印度由第50位升至第49位,巴西由第64位升至第56位,俄罗斯则由第51位降至第63位。[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9-09-content_12018750.htm 新华网]ur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9-09-content_12018750.htm 中国, 俄罗斯, 德國, 美国
2008-07-19 欧盟,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六国和伊朗代表就伊朗核问题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谈。[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7-20-content_8578238.htm 新华网]ur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7-20-content_8578238.htm 伊朗, 俄罗斯, 德國, 法国, 美国, 英国
2006-11-27 根據歐盟執行委員會公布,垃圾電郵主要來自十二個國家或地區,其中美中法三國居三甲,美國約佔21.6%,其次是中國(包括香港)的13.4%;法國有6.3%;台灣排第十,有2%。 中国, 法国, 美国
2006-08-6 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代表讨论了由美国和法国提出的黎巴嫩停火决议草案,但未能就该草案达成共识。[http:--news.sina.com.cn-w-2006-08-07-10069679306s.shtml 新浪网]url=http:--news.sina.com.cn-w-2006-08-07-10069679306s.shtml 安理会, 法国, 美国, 聯合國
2006-08-5 美国和法国公布了双方刚刚达成一致的有关黎以冲突的安理会决议草案,呼吁冲突各方“全面停止敌对行动”,特别是呼吁真主党立即停止所有袭击、以色列立即停止所有进攻性的军事行动。但黎巴嫩已拒絕接受這份草案。 安理会, 法国, 美国
2006-07-26 德国同以色列、美国、英国、法国、卢森堡、希腊和意大利签署协议,同意向各国学者公开纳粹大屠杀的档案资料。 此外,比利时、荷兰和波兰3国随后也将签署此项协议。[http:--news.sina.com.cn-w-2006-07-27-16099584956s.shtml 新浪网]url=http:--news.sina.com.cn-w-2006-07-27-16099584956s.shtml 德國, 法国, 美国, 英国
2006-01-10 伊朗不顧西方國家的警告,將部分被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貼上封條的核子設施開啟,恢復凍結兩年的核子研究計畫。 伊朗, 國際原子能總署, 聯合國